金石堂網路書店 文學推薦 再譯菜根譚(英漢對照)



金石堂網路書店 文學推薦

再譯菜根譚(英漢對照)





再譯菜根譚(英漢對照) 評價



網友滿意度:



什麼樣的情況,能在窄小的房間

感受大地的寬廣、天空的遼闊

歷史時間亙古更迭?

這就是我喜歡閱讀的原因。

尤其是文學。

只有閱讀的內容、設定,

能讓人暫時跳脫現實的重複與煩悶

某方面來說也是殺時間的好辦法啦XD

由書中的世界關、思想來帶領自己

想都沒想過的事情、經歷和體驗

這次要跟大家推薦我愛不釋手的

再譯菜根譚(英漢對照)

內容我就不大說了,相信書衣目錄的

介紹就能讓大家知道這是不是自己

的天菜囉!

另外附上金石堂的折價卷

供諸君使用囉



小鴨 金石堂購物折價券傳送門

再譯菜根譚(英漢對照)



本週熱銷商品:





精選老殘遊記







ibon mart折價券老殘遊記







商品訊息功能:

商品訊息描述:














  • 《再譯菜根譚(英漢對照)》



    《菜根譚》為明代洪應明所著。全書儒、道、釋三家精華,勸導世人和平相處,溫厚待人,凡事不可極端。在全球華人區,它不僅家傳戶曉,且對他們的生活態度有很大的影響。

    Vegetable Roots was written by the Chinese scholar Hong Ying-ming in the late 16th century. The book is a crystallization of Confucianism, Taoism, and Buddhism, which teaches people to love peace, to be kind and not to go to extremes. These teachings are not only well known to Chinese around the world but also have greatly influenced their attitude towards life.

    本書特色

    ★由執教多年的金莉華教授詮釋翻譯,以言簡意賅方式表達的思想!

















    • 作者介紹







      金莉華

      出生於上海,祖籍江蘇無錫。1949年遷居台灣。台灣師範大學英文系畢業,加拿大戴爾豪斯大學英文研究所肄業,美國匹茲堡大學碩士。台北中國文化大學英文系副教授。著作有《翻譯學》。 譯作有英譯明•洪應明的《菜根譚》,漢譯英國毛姆的《剃刀邊緣》,挪威易卜生的《野鴨》,美國謝施的《哈維》,英國沃頓牧師英譯自梵文的古印度民間敘事《鸚鵡的七十個故事》。

















    再譯菜根譚(英漢對照)-目錄導覽說明





    • 【中文目次】

      前言

      1、弄權一時淒涼萬古

      2、抱樸守拙涉世之道

      3、心事宜明才華須韞

      4、出汙泥而不染明機巧而不用

      5、良藥苦口忠言逆耳

      6、和氣致祥喜氣多瑞

      7、淡中知真味常裡識英雄

      8、閒時吃緊忙裡悠閒

      9、靜中觀心真妄畢見

      10、得意須早回頭拂心莫便放手

      11、澹泊明志肥甘喪節

      12、眼前放得寬大死後恩澤悠久

      13、路要讓一步味須減三分

      14、脫俗成名超凡入聖

      15、義俠交友純心做人

      16、德在人先利在人後

      17、退即是進與即是得

      18、驕矜無功懺悔滅罪

      19、完名讓人全身遠害歸咎於己韜光養德

      20、天道忌盈卦終未濟

      21、人能誠心和氣勝於調息觀心

      22、動靜合宜道之真體

      23、攻人毋太嚴教人毋過高

      24、淨從穢生明從闇出

      25、客氣伏而正氣伸妄心殺而真心現

      26、事悟而癡除性定而動正

      27、軒冕客志在林泉山林士胸懷廊廟

      28、無過便是功無怨便是德

      29、做事毋太苦待人毋太枯

      30、原諒失敗者之初心注意成功者之末路

      31、富者應多施捨智者宜不炫耀

      32、居安思危處亂思治

      33、人能放得心下即可入聖超凡

      34、我見害於心聰明障於道

      35、知退一步之法加讓三分之功

      36、對小人不惡對君子有禮

      37、留正氣給天地遺清名於乾坤

      38、伏魔先伏自心馭橫先平此氣

      39、種田地須除草艾教弟子嚴謹交遊

      40、欲路上毋染指理路上毋退步

      41、不流於濃豔不陷於枯寂

      42、超越天地之外不入名利之中

      43、立身要高一步處世須退一步

      44、修德須忘功名讀書定要深心

      45、真偽之道只在一念

      46、道者應有木石心名相須具雲水趣

      47、善人和氣一團惡人殺氣騰騰

      48、欲無禍於昭昭勿得罪於冥冥

      49、多心招禍少事為福

      50、處世要方圓自在待人要寬嚴得宜

      51、忘功不忘過忘怨不忘恩

      52、無求之施一粒萬鍾有求之施萬金無功

      53、推己及人方便之門

      54、惡人讀書適以濟惡

      55、崇儉養廉守拙全真

      56、讀書希聖講學躬行居官愛民立業種德

      57、讀心中之名文聽本真之妙曲

      58、苦中有樂樂中有苦

      59、無勝於有德行之行為無劣於有權力之名譽

      60、人死留名豹死留皮

      61、寬嚴得宜勿偏一方

      62、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63、謙虛受益滿盈招損

      64、名利總墮庸俗意氣總歸剩技

      65、心地須要光明念頭不可暗昧

      66、勿羨貴顯勿憂飢餓

      67、陰惡之惡大顯善之善小

      68、君子居安思危天亦無用其伎

      69、中和為福偏激為災

      70、多喜養福去殺遠禍

      71、謹言慎行君子之道

      72、殺氣寒薄和氣福厚

      73、正義路廣欲情道窄

      74、磨練之福久參勘之知真

      75、虛心明義理實心卻物欲

      76、厚德載物雅量容人

      77、憂勞興國逸欲亡身

      78、一念貪私萬劫不復

      79、心公不昧六賊無蹤

      80、勉勵現前之業圖謀未來之功

      81、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

      82、不著色相不留聲影

      83、君子德行其道中庸

      84、君子窮當益工勿失風雅氣度

      85、未雨綢繆有備無患

      86、懸崖勒馬起死回生

      87、寧靜淡泊觀心之道

      88、動中靜是真靜苦中樂見真樂

      89、捨己毋處疑施恩毋望報

      90、厚德以積福逸心以補勞修道以解阨

      91、天福無欲之貞士而禍避禍之憸人

      92、人生重結果種田看收成

      93、多種功德勿貪權位

      94、當念積累之難常思傾覆之易

      95、只畏偽君子不怕真小人

      96、春風解凍和氣消冰

      97、能徹見心性則天下平穩

      98、操履不可少變鋒芒不可太露

      99、順境不足喜逆境不足憂

      100、富貴而恣勢弄權乃自取滅亡之道

      101、精誠所感金石為開

      102、文章極處無奇巧人品極處則本然

      103、明世相之本體負天下之重任

      104、凡事當留餘地五分便無殃悔

      105、忠恕待人養德遠害

      106、持身不可輕用心不可重

      107、人生無常不可虛度

      108、德怨兩忘恩仇俱泯

      109、持盈履滿君子兢兢

      110、卻私扶公修身種德

      111、勿犯公論勿諂權門

      112、直躬不畏人忌無惡不懼人毀

      113、從容處家族之變剴切規朋友之失

      114、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115、愛重反為仇薄極反成喜

      116、藏巧於拙寓清於濁

      117、盛極必衰剝極必復

      118、奇異無遠識獨行無恆操

      119、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20、毋偏信自任毋自滿嫉人

      121、毋以短攻短毋以頑濟頑

      122、對陰險者勿推心遇高傲者勿多口

      123、震聾啟瞶臨深履薄

      124、君子之心雨過天晴

      125、有識有力魔鬼無蹤

      126、大量能容不動聲色

      127、困苦窮乏鍛鍊身心

      128、人乃天地之縮圖天地乃人之父母

      129、戒疏於慮警傷於察



















    前言

    簡介

    《菜根譚》的作者是明代的洪應明。他字自誠,號還初道人,在世時間,大約在明神宗萬曆年間(一五七三至一六二○),生平不詳。除了《菜根譚》外,他還寫了《仙佛奇蹤》,記述佛老兩家的故事與思想,並有繪像考釋。

    《菜根譚》敘述的是洪應明個人對人生的看法和處世態度,具有濃厚的儒、道、釋三家色彩。全書以隨筆的體裁呈現,言詞簡約,文字淺顯,而含意深遠。傳世的版本有兩種,一種是清乾隆三十三年(西元一七六八年)常州天寧寺校刻本,署名「洪應明著」,分上下兩卷,上卷標示修省、應酬、評議、閑適四個單元,下卷則為概論,上下兩卷共三百八十三條。吳家駒在《新譯菜根譚》的〈導讀〉中提到,該版本前有三山病夫通理寫的序。但清道光十三年翻刻的乾隆版,書名《重刻增訂菜根談》,書中的序則署名為三山通理達天。序中提到「重刻此書時,原書因年代久遠,遭蟲蛀腐朽得很厲害,原版又無處可尋,所以命工匠重新繕寫刻板付印。」另一種版本是明代高濂在其編輯的《雅尚齋遵生八箋》中的附錄本。這個版本署名「還初道人洪自誠著」,分前後集,書前有三峰主人于孔兼的〈題詞〉,全書共三百六十條。該版本流傳到日本後,由自署為加賀藩儒生的林瑜在文政五年(西元一八二二年)重新刊刻。這是《菜根譚》在日本最早的刻本。民國四年(西元一九一五年)奉化人孫鏹遊日時,購得由日人竹之恭編釋的此一版本回國,並加以校印問世,回流國內。該版本書前刊有「明還初道人洪自誠著,明覺迷居士汪乾初校,民國旅遯軒主孫鏹校印」等字樣,但刪除了三峰主人于孔兼的〈題詞〉。清同治十一年(西元1872年),孫培之在一本道光六年(西元1826年)重刻乾隆版的菜根譚書後寫道:「余藏有小窗幽記四冊......與此書相出入,未知二書熟後熟先。」如果《小窗幽記》四冊中的《菜根譚》與《雅尚齋遵生八箋》附錄本的《菜根譚》屬於同一版本的話,那麼乾隆與文政兩種版本的先後,早在同治年間就不可考了,但兩種版本歷年來都經過後人的增刪取捨則是不爭的共識。流通在台灣地區的《菜根譚》,大都以文政版為依據,但每一條的小標題則不知出於何人手筆,當必是近代人所為,因為孫鏹刻印的文政版《菜根譚》尚未標示小標題。這本中英對照《菜根譚》的中文部分,則是根據以下三個版本校勘而成:

    一、《菜根譚詳解》。臺北:時代,民六十六年。

    二、《菜根譚前後集》文政版。臺北:老古,民七十年。

    三、 《重刻增訂菜根談》乾隆版。《筆記小說大觀》三十九編。臺北:新興,民七十四年。

    為什麼把書名取為《菜根譚》,作者沒有特別說明。三峰主人于孔兼在〈菜根譚題詞〉中認為「譚以菜根名,固自清苦歷練中來,亦自栽培灌溉裏得,其顛頓風波,備嘗險阻可想矣。洪子曰,「天勞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補之,天阨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其所自警自力者又可思矣。」道光年間會稽胡信樸在〈重刻菜根譚敘〉中闡釋菜根譚的含義說道:「古人云,吾輩須咬得菜根方能成得大事。此儒家語也。又云,性定草根香。此釋家語也。是編題曰菜根譚,其實能闡發乎二教之真詮,而具太羹之至味也。」于孔兼與胡信樸兩人的說明都有其道理,但洪應明將此書命名為《菜根譚》也許還有另一層意義。菜蔬是一般平民百姓日常的食物,物賤價廉。除了少數根莖類的菜蔬如蘿蔔、花生之類,菜根更是賤廉,稍有金錢地位的都不屑一顧。但尋常百姓卻捨不得將其扔棄,常把它們蒸煮入菜。筆者家鄉江蘇無錫,一般平民生日要吃連根的菠菜,平日綠葉菜蔬的根部,在稍加鹽滷後,加油蒸煮食用。因此洪應明認為,最平常、最純樸無華、最粗鄙的常是最好的,因為最接近本性,受到的人為渲染也最少。從開始的第七條:「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異非至人,至人只是常。」到將近結尾的三百五十一條:「山林之士清苦,而逸趣自饒,農野之人鄙略,而天真渾具,若一失身市井,儕伍儈駔,不若轉死溝壑,神骨猶清。」這種思想,一再重複出現,貫穿了全書。

    翻譯

    表達同一理念的方式與用詞並不是代代相同。例如"sibling"這個字,在十五世紀以前的含義是「有共同祖先的家族」。但到了十五世紀末,這個字就在英語語系中消失,直到二十世紀初期,又再度出現,它的含義則變更為「兄弟姐妹」。同一種語言因為時間的不同,會改變它的含義與使用的頻率,更何況兩種不同的語言,牽涉兩種不同的時空和文化。《菜根譚》寫成的年代大約在十六世紀,距離現在已經四百多年了。書裡的用詞遣字與現代的中文習慣用法已有出入,譯成現代英文就更需斟酌思量。這就成了譯者面對的第一個難題。洪應明心目中的讀者是當時的讀書人,當時的讀書人對儒、道、釋三家思想都不陌生,所以在文字上,他不需多加著墨,就可以將要表達的思想說得很清楚。如何使英語語系的讀者瞭解作者以言簡意賅方式表達的「另類」思想,而不產生誤解,是譯者必需面對的另一門大功課。《菜根譚》經歷了四百多年的時間,早期印刷術不發達,抄錄刻版的時候,錯誤遺漏在所難免,再加上歷代眾人的增刪,校勘也成為翻譯前一項重要而且費時費力的工作。這些在翻譯《菜根譚》時遭遇到的問題,譯者處理的方法及原則並非完美,只是提供一種或許可供參考的古書翻譯模式。現就上述的困難及其處理的原則說明如下:

    1 中外古今文義有差距的詞句

    中外古今文義有差距的詞句很多。以「君子」這個名詞為例。洪應明將《菜根譚》的讀者定位在「君子」。中國傳統最常被稱為君子的人有兩種。一種是在位的人,還有一種是才德出眾的人,一般指的都是男性。若將「君子」譯為"gentleman"好像很貼切,但是卻不合《菜根譚》全書的精神。洪應明告訴我們,「善讀書者,要讀到手舞足蹈處,方不落筌蹄。」也就是讀書不可拘泥書中的文字,要讀書中的精神。他又說,「天地中萬物,人倫中萬情,世界中萬事,以俗眼觀,紛紛各異,以道眼觀,種種是常,何須分別,何須取捨。」《菜根譚》闡述的是一種人生最高的境界,以及達到這種境界的方法。書中論述的並無男女之分,只有賢愚之別。那麼「君子」二字在書中不能以「俗眼觀」。因為以「俗眼觀」,男女有別,女的不可以稱為「君子」,但如果以道眼觀,只要才德出眾,或身居要職,無論男女都是「君子」。

    若將「君子」譯為"gentleman"那麼很明顯的將婦女排除在外了。古希臘人認為,一個能夠充分發展人性與才能的人,才是一個真正完整的人,也就是"a real person"。洪應明則認為,一個人若能回歸天賦本性,不做欲望的奴隸,就是一個天人合一真正的君子人。天賦的本性就是人性。兩者的用語雖然不同,含義卻是一樣的。因此翻譯「君子」二字時,就借用古希臘人的用語,稱一個天人合一的人為"a real person"。但「君子」二字在《菜根譚》中並不是永遠稱呼天人合一的人,所以遇到不同情況時,就分別譯為"an enlightened person","a real person","the virtuous"等等沒有性別區分的中性字詞。舉第四十二條及第九十五條為例。

    42、超越天地之外入於名利之中

    彼富我仁,彼爵我義,君子固不為君相所牢籠。人定勝天,志一動氣,君子亦不受造化之陶鑄。

    A real person is not confined to worldly wealth or power. His noble spirit goes above this universe.

    Worldly position or wealth will not be able to slave a real person who values only kindness and justice. Neither will destiny be able to confine him, for his noble determination is powerful enough to remold his own destiny.

    95、只畏偽君子不怕真小人

    君子而詐善,無異小人之肆惡。君子而改節,不及小人之自新。

    Hypocrites are dreadful, but not the infamous.

    There is no difference between a hypocrite and an infamous evil person. A repentant sinner is better than a saint who decides to sell his soul to the devil.

     

















    1、弄權一時淒涼萬古

    棲守道德者,寂寞一時;依阿權勢者,淒涼萬古。達人觀物外之物,思身後之身,寧受一時之寂寞,毋取萬古之淒涼。



    A moment of power exchanges for eternal loneliness.

    For those who observe the moral principle, loneliness is only temporary, but for those who surrender to power and wealth, loneliness will be eternal. An enlightened person evaluates things beyond their material value, and plans for life beyond its temporal existence. He is willing to suffer loneliness temporarily, but not to be rejected eternally.



    2、抱樸守拙涉世之道

    涉世淺,點染亦淺;歷事深,機械亦深。故君子與其練達,不若樸魯;與其曲謹,不若疏狂。



    Simplicity and honesty are good ways to conduct life in this world.

    Being innocent of worldly shrewdness is innocent of sophistication. Sophistication is not far from cunning. It is better to be simple and honest than to be shrewd and sophisticated.



    3、心事宜明才華須韞

    君子之心事,似青天白日,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華,玉韞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Disclose intention, but conceal ability.

    A real person’s intention, which is like the bright sun in the blue sky, is void of any shadow of evil; therefore, there is no reason to conceal it. A real person’s ability, which is like the precious stone or the valuable pearl, is easy to attract jealousy, so it should be carefully treasured instead of any unnecessary exposure.



    4、出汙泥而不染明機巧而不用

    勢利紛華,不近者為潔,近之而不染者尤潔;智械機巧,不知者為高,知之而不用者為尤高。

    Keep clean in the mud. Reject cunning maneuvers.

    Chasing neither power nor wealth is clean. Possessing both power and wealth but without being contaminated by them is even cleaner. Knowing no cunning tricks is admirable. Knowing various cunning tricks but refusing to use them is even more admirable.









    語言:中/英對照
    規格:平裝
    分級:普級
    開數:23*16
    頁數:228

    出版地:台灣













    商品訊息簡述:








    • 作者:金莉華 譯著

      追蹤











    • 出版社:釀出版

      出版社追蹤

      功能說明





    • 出版日:2016/8/22








    • ISBN:9789864451180




    • 語言:中/英對照




    • 適讀年齡:全齡適讀








    再譯菜根譚(英漢對照)





arrow
arrow

    loril3gfhy01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